低视力能治吗,得了低视力该怎么办?
2022-09-25
低视力是视力障碍的另一种称呼。所有年龄的人群都可能患有低视力,但随着年龄增长,眼睛逐步退化,老年人群成为了低视力的高发人群。现行普遍的低视力标准为:一个患者即使经过治疗或标准的屈光矫正后仍有功能性视觉损害,但仍能应用或有潜力应用视力去做或准备做各项工作。其双眼中较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大于等于0.05而小于0.3。
导致低视力的原因有疾病因素、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疾病因素包括黄斑疾病、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其他疾病;遗传因素包括遗传性色素性视网膜炎、先天性小眼症、眼球震颤、先天性角膜营养不良和先天性白内障等;后天因素引起的某些视路和脑神经疾病也会导致低视力。随着眼科治疗技术的发展,很多眼病如白内障、角膜病等大部分已经可以医治,但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以及很多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等仍没有有效的方法。
由于视力的减退,低视力人士的学习、工作、生活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困难,但是低视力人士仍可以通过康复治疗、助视器的使用以及各种视觉康复训练,帮助自己提高残余视力的使用能力,提高学习、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达到自理自立,并能发挥自身专长,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